技术原理
慢病毒包装:使用3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,慢病毒系统使用pLKO.1-EGFP、psPAX2、pMD2.G,过表达慢病毒系统使用pLVX-AcGFP、psPAX2、pMD2.G三质粒系统,将质粒混匀后使用磷酸钙转染方法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,培养48h后,收集上清。纯化后留取部分检测病毒滴度,其余病毒冻存于-80℃冰箱中。
滴度检测:将病毒颗粒使用梯度稀释,分别感染293T细胞,感染72h后,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。根据细胞荧光量计算病毒滴度。
细胞感染:在病毒感染前一天对细胞进行计数,接种约10000个细胞于12孔板中,培养过夜后使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病毒,加入12孔板中对细胞进行感染,病毒数量根据推荐细胞的感染MOI加入(若无推荐MOI,需做病毒梯度:1,5,10,50,1005个梯度对细胞感染),感染6h后去除含病毒溶液,加入完全培养基细胞培养,培养48h后,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强度。同时加入puromycin对细胞筛选,筛选约2周时间。细胞筛选好后,使用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情况。
实验方法
技术总结:
1、MOI(multiplicityofinfectin),感染复数,含义为感染时病毒和细胞数量的比值。多数细胞查阅文献也能获得推荐的MOI,但不同实验室,不同病毒测算出的MOI也有差别。所以建议根据自己包装的慢病毒重新检测MOI。
2、为了能获得最佳效果的单克隆稳定细胞株,可以增大筛选的总量。
慢腺病毒细胞株构建流程复杂,各环节均需严谨操作以保障成功率。载体构建时,目的基因序列需反复校对,避免移码突变;连接载体与目的片段后,通过菌落 PCR、测序验证插入方向和完整性,防止假阳性克隆。
病毒包装阶段,293T 等包装细胞需处于对数生长期,确保高转染效率;转染试剂与质粒比例要精准优化,减少细胞毒性。收集病毒上清时,需多次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,并及时进行病毒浓缩与纯化,避免病毒滴度随时间降低。
细胞感染过程中,需预实验摸索最佳 MOI 值,防止感染过度导致细胞死亡或感染不足影响效率;同时设置阴性对照(未感染细胞)与阳性对照(空载病毒感染细胞),排除背景干扰。感染后需借助嘌呤霉素等抗生素筛选稳定细胞株,定期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水平,避免基因沉默或丢失,确保细胞株质量稳定可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