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简介
细胞划痕是一
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运动的方法,实验成本低,可以用来检测贴壁生长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。
技术原理
创伤愈合实验是一种简单、廉价的方法,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研究定向细胞在体外迁移的方法之一。该方法模拟了细胞在体内愈合过程中的迁移过程。基本步骤包括在细胞单层中创建一个“伤口”,在细胞迁移过程中在开始和定期捕获图像以关闭伤口,以及比较图像以确定细胞迁移速率。
实验方法
注意事项
1、一般做划痕实验,都是在无血清或者底血清状态下培养的,否则细胞增殖就不能忽略。
2、按照6孔板背后画线的垂直方向划痕,可以形成若干交叉点,作为固定的检测点,这就解决了前后观察时位置不固定的问题。
3、划痕法测量适用的细胞范围较小,一般只适用于上皮细胞,纤维样细胞。
4、虽然无血清培养可以忽略细胞增殖的影响,但是由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整体性的下调节,细胞迁移的速度也会慢很多。
细胞划痕实验通过模拟细胞迁移过程来研究细胞运动能力,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把控细节,确保结果准确可靠。首先,铺板时要保证细胞均匀分布,密度适中,避免因细胞疏密不均导致划痕愈合速度不一致;细胞生长至完全融合状态后再进行划痕,否则会影响实验重复性。
划痕操作是实验关键,需使用灭菌且口径一致的工具(如枪头),保持垂直力度均匀,避免反复刮擦造成划痕宽度不一或损伤培养板底部;划痕后迅速用 PBS 轻柔冲洗,去除脱落细胞,防止其干扰迁移观察。
后续培养过程中,为减少血清对细胞迁移的影响,建议更换无血清或低血清培养基;培养期间避免频繁移动培养板,防止外力干扰细胞迁移。拍照记录时,需在同一视野下,于 0、6、12、24 小时等时间点采集图像,以分析划痕愈合进程;数据分析时,通过 ImageJ 等软件定量计算划痕面积变化,结合多组重复实验结果,提升数据可信度。